【电子信息产业网】AVS:十年艰辛破“悬剑”,走出“循环”创新路

发布时间:2013-04-18 浏览:

    长期以来,尽管中国的数字音视频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始终占据着“中国制造”的优势,但同时也一直笼罩在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阴影之下,那就是“缺乏自主核心专利技术”,而根本有效的“破剑之道”是必须要探索出依靠自主核心专利技术与标准,并进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规模化战略转型良性循环创新的“中国模式”。
 
  十年艰辛厚积薄发破“悬剑”
 
  AVS,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的英文简称,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解码标准,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等支撑标准。
  2013年3月18日,伴随着采用AVS+标准的节目上星播出,标志着AVS标准已真正走上了规模化的应用之路,同时也预示着自2002年6月AVS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至今,在历经了十年多艰辛努力的“厚积”后,终于在2013年迎来了“薄发”的成果。而这,正如AVS产业联盟理事长王国中3月21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所发出的感慨:“2013年将由此被定义为‘AVS大规模产业化的元年’。”
  同时,AVS标准的厚积薄发,也预示着“头顶悬剑”阴影将被逐渐破除的曙光已经真正地出现。这是因为,AVS标准与我国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所涉及的国际标准MPEG-2(目前在有线电视机顶盒和直播卫星机顶盒中使用)和H.264(目前在CMMB移动多媒体手机电视中使用)是完全竞争的关系,而AVS标准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压缩效率高、节省频道资源。例如,AVS标准的压缩比率是MPEG-2的两倍;H.264的压缩比率虽与AVS相当,但实现复杂度却要比AVS高出30%~70%,并且还要收取高额专利费用。
 
  走出“中国模式”循环创新路
 
  AVS标准的厚积薄发,不仅一举扭转了以前屡屡遭遇到国外数字音视频技术专利与标准压制的完全被动局面,并能有效地防止类似于几年前出现的“DVD专利风波”以后在数字音视频产业或广电行业重演的可能。
  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在历经了十年多艰辛努力的“厚积”后,AVS标准探索性地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循环创新发展之路,并且在核心技术研究、共性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创新、芯片设计开发、自主产品研制、重要产业应用、海外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全面性的突破。
  而“中国模式”循环创新发展之路的特点在于:以重大技术标准与专利为纽带,在国内联合产学研各界进行协同攻关,在国际上注重加强与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以往在科研和产业之间容易出现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两张皮”问题,并从根本上实现了技术到产业的良性发展大循环。
  同时,在良性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提出标准制定要求;科研经费以标准为导向资助目标一致的研发活动;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池”实现快速扩散和利益回报,并同时注重使专利收费兼具公益性和合理性,更有利于产业化的大规模推广与发展;而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工程化、社会化应用并进而形成规模化优势。
 
  领军企业成功实现战略性跨越
 
  在实现技术到产业良性发展大循环的过程中,领军企业的“榜样效应”是相当重要的,而如何能够将领军企业的单体引领优势尽快地演变成为产业联盟企业的群体出击优势,将成为能否有效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规模化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
  例如,作为当时参与AVS标准研发的核心企业、现为AVS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AVS标准产业化应用领军企业的上海国茂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茂”),近几年来已经在规模化应用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研发成功国内/全球第一台AVS标清编转码器、第一台AVS高清编转码器、第一台AVS标清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第一台AVS标清DSP数字电视接收器、第一台AVS标清ASIC数字电视接收器;国内/全球第一台AVS高清编转码器出口日本;国内/全球第一批AVS编转码器出口老挝;国内/全球第一批AVS编转码器实现规模化商用;国内第一家实现AVS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批量化商业销售;研发并批量化制造中古哈瓦那数字电视示范区所使用的编转码器。
  “上海国茂”已成功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标准出口”的战略性跨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掌握了标准中的核心技术!而更为可贵的是,“上海国茂”跨越了许多中国企业想跨越但未能跨越的产业化阶段对于核心产品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高稳定性的要求。


主页
产品
新闻
联系
版权所有©上海国茂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10024710号-1
数字媒体 智能制造 医疗健康 解决方案
在线留言